《爱斯基摩星云》


爱斯基摩星云概述

爱斯基摩星云(Eskimo Nebula,NGC 2392)

爱斯基摩星云,亦称阿尼脸星云,是位于双子座的一个行星状星云,距离地球约2,900光年远。由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在1787年发现;使用小型望远镜就可以看见。

由于地面上观察受大气影响,影像不甚清晰之下,它像是被带头罩雪衣的敞篷围拢的正面头象,也就是因为影像不太清晰,爱斯基摩头像更甚“相似”(略带想像空间)。2000年哈伯太空望远镜对这个星云作高解像照相观测,呈现人们尚未能充分了解的复杂气体结构。

星云前身是一颗类似太阳质量的恒星,约在10,000年前,气体才在它的外围开始笼罩。其内部的细丝是由中心恒星吹出的星风中的微粒组成的,外壳中有异常的长达一光年的橙色丝线。

 2392,爱斯基摩星云
2392,爱斯基摩星云

观测数据(历元 J2000.0)

(历元 J2000.0)

  • 赤经:7h 29m 10.77s
  • 赤纬:+20° 54′ 42.5″
  • 距离地球:大于2900 ly
  • 视星等 (V):???
  • 视直径 (V):1角分
  • 所属星座:双子座

物理属性

  • 半径 (光年):~1.5 ly
  • 绝对星等 (V):2.5 to 1
  • 显著特色:-
  • 其他名称:NGC 2392

深入研究

爱斯基摩星云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

爱斯基摩星云的名字来源于其外观特征。这个星云的形状从地面观察时类似于一颗戴着爱斯基摩毛皮兜帽的人头,因此天文学家给它赋予了“爱斯基摩星云”的昵称。

爱斯基摩星云的中心恒星目前处于哪个演化阶段?

爱斯基摩星云的中心恒星目前处于行星状星云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恒星已经耗尽了其内部的氢燃料,开始膨胀并冷却,最终将其外层气体吹散形成星云。爱斯基摩星云的中心恒星正在经历这一过程,其外部物质被恒星风吹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丝状结构。这个炙热的星核表面温度大约在5万摄氏度左右,并且正在以极高的速度喷射物质。最终,这颗恒星的残余将会塌缩成一颗白矮星。

爱斯基摩星云的典型寿命周期是多少?

爱斯基摩星云是一个典型的行星状星云,其形成是由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在演化末期抛出外层气壳的过程。根据搜索到的信息,这颗恒星在大约一万年前开始向四周喷射物质,形成了爱斯基摩星云。行星状星云的寿命周期通常是数万年到数十万年。在这个过程中,中心恒星会经历从红巨星到白矮星的演化。爱斯基摩星云目前正处于这个演化阶段,其壮观的外观是恒星死亡和物质重新循环的直接证据。由于搜索结果中没有提供更具体的关于爱斯基摩星云寿命的数据,这个一般性的行星状星云寿命周期可以作为对爱斯基摩星云典型寿命的估计。